當今國內外治療環狀內痔最常用的方法是PPH微創術。快速微創、高效徹底。具體操作有不盡人意之處。如重度環(頑)痔例行PPH術的操作方法,由于PPH專用肛鏡阻礙了有效懸吊之目的,術後懸吊效果欠佳,或釘合不完全,極易出血,易復發等。
臨床上經多年實踐摸索,總結、倡導對于不同病人不同病情,采用不同高度不同方法的改良PPH微創術,較好的解決了例行PPH術操作不方便,極易大出血、懸吊不完全、易復發等諸多難題,且改良PPH術易懂易學,操作簡便安全速效徹底,尤其便于中醫出身的肛腸科醫生接受采納。
按照一般PPH術操作,無論醫者經驗多麼豐富,外科功底多麼扎實也難免術後釘合不全而大出血及術後易復發,初學者望而生畏。系列改良PPH術便于操作,且大大減少了釘合不全而大出血的風險及復發難題,便于一般肛腸科醫生掌握,便于推廣應用。今天有幸請到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肛腸科陳凱教授為我們詳細詳細解讀痔瘡PPH改良術。
第一步:改良手術體位
一般外科醫生做PPH術大多數采取截石位,也有醫生愿意采用折刀位,極少數醫生采用側臥位。
本組系列改良PPH術998例,99%的病人均采用屈髖屈膝側臥位。
截石位——病人很辛苦,助手幫不上忙,肥胖者術野極差;
采用折刀位——病人更辛苦,弄不好有誘發心臟病發作的危險;
◆◆本科行改良PPH手術,99%的病人均采用屈髖屈膝側臥位,病人舒服,便于助手協同操作,術野清楚;
第二步:改良麻醉方法
◆◆正常用骶麻、腰麻、硬膜外麻及局麻。
本組96%用強化加局麻。即靜脈推注得普利麻(其色白如牛奶、俗稱牛奶),使患者迅速進入睡眠狀態,肛周行局麻。恐懼術後疼痛的患者,肛周注入長效止痛劑,或留置靜脈鎮痛泵。
一般PPH手術多采用骶麻、腰麻、硬膜外麻、硬腰聯合麻醉及局部浸潤麻醉。
肥胖者腰麻費力費時不討好 (有一病人換了二個進修麻醉師,折騰了半小時穿刺未成功,最後搬出本院麻醉師才擺平) :
腰麻後尚需仰臥十來分鐘,以便調正麻醉平面,浪費時間。
◆◆本組96%用強化加局麻。即靜脈推注丙泊芬 (俗稱牛奶) 、阿芬太寧、或氯胺酮等,使患者迅速進入睡眠狀態,肛周行局麻。
肛周局麻:術者用左旋布比卡因與利多卡因各10ml行肛周局部浸潤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