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2007年在全球新發病例120萬,死亡63萬,這意味著,每三分鐘有一人患上大腸癌,每九分鐘有一人死于大腸癌。”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腹科潘志忠主任表示,隨著中國老百姓的飲食日益“西化”,我國城市居民結腸癌患者隊伍正日益追趕直腸癌發病人數。

  結腸癌患者增多 與飲食因素有關

  “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我國發病有一個特點,就是大部分大腸癌患者都是患直腸癌,而且以靠近肛門的低位直腸癌最為多見,這樣導致切肛患者很多,術後成為“造口”病人,給生活帶來較大不便。”潘志忠介紹。

  他指出,與中國不同,在西方歐美國家,結腸癌患者則更多。“不能確切說什麼原因導致兩者差異,但我們認為或與飲食等因素有關。”他告訴記者,近年來研究調查發現,在我國部分大城市,已經出現結腸癌患者逐年增多,結直腸癌比例重新調整的局面。“我們推測,這很可能與大城市飲食結構越來越“西化”有關,因為結腸癌確實多發于吸入飽和脂肪多的人群中。”

  據介紹,在結腸癌高發的歐美等國,人們天天飲食中脂肪含量約為60~120克,脂肪含量占總熱量的近一半,并且以飽和脂肪為主;而結腸癌低發的亞洲和非洲一些國家,每人天天消費脂肪量為20~60克,只占總熱量的十分之一,并以不飽和脂肪為主。當然,關於脂肪類型是否與結腸癌發病絕對相關,目前仍在進一步研究中。但比較一致的看法是,飽和脂肪與腸道里的厭氧菌生長有關,這些細菌能產生引起結腸息肉和腫瘤的毒素。

  “無論是結腸癌還是直腸癌,目前都沒有醫學上的有效防備措施,防備只能從日常飲食、作息、調整心態等方面入手,因為越來越多現象表明,此類腫瘤的發病確實與後天環境以及人的生存狀態密切相關。”潘志忠介紹,植物纖維素缺乏也是導致大腸癌的一大誘因,在控制過多脂肪和蛋白質攝入外,市民應多進食富含植物纖維素的食物,如大米、小麥、紅薯、玉米、大麥、高粱、燕麥等。新鮮蔬菜、水果、海帶、紫菜也是很好的植物纖維素來源。此外,潘志忠指出,煙酒也是目前公認的致癌重要誘因。

立即連絡        04-3700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