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尾炎不及時治療的并發癥

  1.腹腔膿腫:是闌尾炎未經及時治療的後果。在闌尾周圍形成的闌尾周圍膿腫最常見,也可在腹腔其他部位形成膿腫,常見部位有盆腔、99卞或腸間隙等處。臨床表現有麻痹性腸梗阻的腹脹症狀、壓痛性包塊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狀等。B超和CT掃描可協助定位。一經診斷即應在超聲引導下穿刺抽膿沖洗或置管引流,或必要時手術切開引流。由于炎癥粘連較重,切開引流時應小心防止副損傷,尤其注意腸管損傷。中藥治療闌尾周圍膿腫有較好效果,可選擇應用。闌尾膿腫非手術療法治愈後其復發率很高。因此應在治愈後3個月左右擇期手術切除闌尾,比急診手術效果好。

  2.內、外瘩形成:闌尾周圍膿腫如未及時引流,少數病例膿腫可向小腸或大腸內穿破,亦可向膀朧、陰道或腹壁穿破,形成各種內瘩或外屢,此時膿液可經屢管排出。X線-鋇劑檢查或者經外屢置管攝影可協助了解屢管走行,有助于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法。

  3.化膿性門靜脈炎(pylephlebitis):急性闌尾炎時闌尾靜脈中的感染性血栓,可沿腸系膜上靜脈至門靜脈,導致化膿性門靜脈炎癥。臨床表現為寒戰、高熱、肝腫大、劍突下壓痛、輕度黃疽等。雖屬少見,如病情加重會產生感染性休克和膿毒癥,治療延誤可發展為細菌性肝膿腫。行闌尾切除并大劑量抗生素治療有效。

  闌尾炎術後的并發癥

  1.切口感染

  是最常見的術後并發癥。在化膿或穿孔性急性闌尾炎中多見。近年來,由于外科技術的提高和有效抗生素的應用,此并發癥已較少見。術中加強切口保護,切口沖洗,徹底止血,消滅死腔等措施可預防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的臨床表現包括,術後2-3日體溫升高,切口脹痛或跳痛,局部紅腫、壓痛等。處理原則:可先行試穿抽出膿液,或于波動處拆除縫線,排出膿液,放置引流,定期換藥。短期可治愈。

  2.出血

  闌尾系膜的結扎線松脫,引起系膜血管出血。表現為腹痛、腹脹和失血性休克等症狀。關鍵在于預防,闌尾系膜結扎確切,系膜肥厚者應分束結扎,結扎線距切斷的系膜緣要有一定距離,系膜結扎線及時剪除不要再次牽拉以免松脫。一旦發生出血表現,應立即輸血補液,緊急再次手術止血。

  3.粘連性腸梗阻

  也是闌尾切除術後的較常見并發癥,與局部炎癥重、手術損傷、切口異物、術後臥床等多種原因有關。一旦診斷為急性闌尾炎,應早期手術,術後早期離床活動可適當預防此并發癥。粘連性腸梗阻病情重者須手術治療。

  4.闌尾殘株炎

  闌尾殘端保留過長超過1cm時,或者糞石殘留,術後殘株可炎癥復發,仍表現為闌尾炎的症狀。也偶見術中未能切除病變闌尾,而將其遺留,術後炎癥復發。應行鋇劑灌腸透視檢查以明確診斷。症狀較重時應再次手術切除闌尾殘株。

(奧克斯關心您的健康:姚佳佳)

立即連絡        04-3700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