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一般出院半年後可過性生活,適度的性生活有利于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和預防復發。
  
  腫瘤切除了,生命保住了,然而一個殘酷而現實的問題卻擺在了乳腺癌患者的面前——性怎麼辦?八成患者暗自“關心”術後能不能恢復性生活,然而受到生理、心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絕大多數乳腺癌患者夫妻生活大打折扣,離婚者更是屢見不鮮。專家指出,正常、適度的性生活有利于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和預防復發,乳房重建者性生活質量高過全切患者。
  
  八成患者關心術後性問題
  
  某調查表明:有77%的患者術後一年沒有性生活,超過70%的患者存在各種心理問題。“很多患者乳腺腫瘤切除了,但過一兩年卻離婚了。”專家說,盡管導致離婚的原因有很多,但性生活障礙很可能是最大一個原因。醫生觀察發現——約八成女性病人十分在乎術後能不能恢復夫妻生活。但事實非常殘酷——大多數患者術後的性生活質量不如術前。
  
  “一些人怕復發而自覺中止了性生活,還有一些人因為心理因素產生了性生活障礙。”專家指出,乳腺癌女性術後性生活受到困擾主要來自三方面原因:首先,作為腫瘤患者,不少人認為性生活會引起腫瘤惡化;其次,後續治療包括內分泌治療,可能抑制女性雌激素分泌,從而導致女方性欲下降;再者,男方因為性心理障礙而對女方“性趣”減淡,拒絕性生活。
  
  農村、中老年女性更不在乎術後“性福”
  
  專家通過對大量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觀察發現,年輕、文化程度偏高、城市女性往往更注重疾病治療之外的自身相關利益,其中就包括術後性生活質量等內容,“但農村婦女、中老年女性、經濟條件較差的患者,更專注能治好病就行,對于‘性福’似乎不太關心,有的還要求醫生直接全切乳房,因為‘孩子也生了,全切了乾淨省事’。”專家表示。
  
  據國內某“癌癥患者生活質量調查問卷”披露,在包括患者一般情況(年齡、職業、文化、經濟狀況、診斷分期)、疾病史、長期用藥情況、情緒、婚姻、性心理狀態的相關內容及患病前後性生活質量等問題的調查中,患者性生活質量和頻率在治療前後有顯著差異:治療後性生活停止者和不滿意者明顯增多;高年齡組性生活停止者明顯增多;全乳切除組的病人中,性生活完全停止的發生率較高,幾乎有1/3行全乳切除術的女性出現一些性方面的問題,包括性欲及性快感降低。
  
  “乳房作為女性的性敏感區,手術切除後人體該部位肯定敏感度下降,所以從生理而言,女性性欲可能下降也是客觀事實。”專家說。

立即連絡        04-37005377